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口粮田是保证百姓基本温饱,也就是说,家里生了孩子,添了人口,是要多给口粮田的,可是如此一来,生人给田,死人却不收回,结果就是一些人家里的田亩只会越来越多,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的这套授田办法,就会难以维系,陷入和唐朝均田制一样的崩溃下场!

    张希孟领会了李善长的意思,却也迷糊了。

    “李先生,那唐代的永业田是怎么回事?难道不是‘诸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在收授之限’吗?”

    张希孟讲的内容出自《唐通典》,也是后世许多人对永业田的理解,认为这是百姓自家的,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只是如李善长所说,真的传给子孙,只授不收,均田制肯定维持不下去啊!

    见张希孟若有所思,李善长心中暗笑,到底是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实际政务。他不但当了多年的书吏,还专门研究田亩财税,十分专业。

    只见李善长淡然一笑,不慌不忙念道:“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郡公若职事官从二品各三十五顷……有剩追收,不足者更给。诸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在收授之限,即子孙犯除名者,所承之地亦不追。”

    当李善长念完,张希孟豁然开朗……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这个可以传给子孙的永业田,仅仅限于官吏,普通百姓,对不起,你的永业田在人死之后,还是要收回的。

    可既然如此,又何来永业田之名?

    李善长从容不迫道:“永业田始于北魏,的确规定不用归还……但仅限于第一次分配永业田的男丁,如果赶不上,也就是说子孙后代,只能从祖辈那里继承。当然了,如果人丁兴旺,人口越来越多,这时候朝廷还有空余的土地,也会按照顶数授予永业田,但要是土地不够……那就没办法了。”

    老李侃侃而谈,包括朱元璋,都侧耳倾听,这位真的谈到了关键的地方。

    张希孟尤其感触深刻,因为永业田只授不收,却是不合理。换句话说,永业永业,只是第一批赶上的有幸,后面的只能看天意。

    虽然这么办跟均田的初衷大相径庭,可仔细想来,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张希孟无奈摇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离谱!我的御兽居然是小强玩物觉醒天才李小白在大唐失忆后退婚,未婚妻跪求复合异界开天脚踏星河万界来朝2从废物少爷到领主战神上门收债,首富用女儿来抵债?末世冷血怎么了?惹我老婆都得死魔刀乱世九龙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