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随后四个人依次是阮弘道、李梦庚、侯元善、樊景昭。

    张希孟看了看,笑道:“你们和李先生都在滁州共事?”

    杨元杲急忙道:“确实如此,百室兄(李善长字)贤臣择主,决断如流,远胜我等万倍。如今我等归附明主,愿意竭尽全力,辅佐上位,成就大业!”

    他说完之后,剩下的四个人也都一起附和,不断吹捧老朱,简直把朱元璋夸成了一朵天上少有,地上难寻的花。

    张希孟忍不住一笑,真不愧是衙门出来的,马屁拍得是真顺滑。他们跟从前的李善长,不说十分相近吧,也是一模一样了。

    张希孟突然有种明悟在心头……李善长这个大明开国第一文臣,为什么离开了朝堂,年纪那么大了,还会被牵连进去,一定要除掉他!

    其实从这一次举荐人才就看得出来。

    你说不用这些人吧?还能用谁?

    滁州就这么大,读书人也不是太多,熟悉公文的就更少了。因此必须接受老李的推荐。

    可问题是这几个人,凭着从龙之功,以后少说也是知府以上的官吏,甚至成为封疆大吏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都是李善长推荐的,又是老李一手提拔,他们会听谁的,貌似不言而喻!而且这样的人,在老朱打天下,坐天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从朝廷六部,到地方衙门,简直无孔不入。

    这批人不光是威胁皇权那么简单,老朱善待百姓,制定了许多方便百姓的政策,比如登闻鼓之类的,甚至准许百姓扭送贪官污吏进京。

    试问这帮人能老老实实听从朱元璋的吗?毕竟他们都沾染了元朝的习气,一旦失去了压制,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

    这里无意给朱元璋洗白什么,只是说一个客观现实,任何的决策,都有着复杂的原因,甚至不单纯是给皇太孙铺路那么简单,而是许多条件叠加,纠缠在一起,逼得朱元璋不得不为。

    张希孟沉吟了少许,突然道:“你们在元廷做事多年,经验丰富。你们觉得该怎么做事?”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依旧是杨元杲带头发言。

    “自然是不避艰难,不怕吃苦,一心一意,辅佐上位。”

    张希孟笑了,“你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午夜鬼谈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狐妖小红娘:我成了白月初?禁止离婚,霍总诱哄太太生娃我有一卷鬼神图录九灵门主穿书后我靠反派赚钱我婚介博主:直播给全网发对象!异兽入侵,它们都是我的食材叶罗丽:我的娃娃有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