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李相了,上位可是把千斤重担,压在了你的肩头啊!”

    李善长一怔,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原来按照蒙古人的习惯,是以右为尊,所有在元廷的中书省,右丞是高于左丞的。

    在红巾军起义之初,也是延续元朝的习惯,以右为尊。

    但是到了如今,朱家军就要恢复汉家的传统习惯,以左为尊。

    所以李善长这个吴国公左丞,依旧是文官第一人,张希孟出任右丞,紧随其后。

    而贾鲁和朱升,他们挂名平章事,算是朱元璋的高级参谋。

    杨元杲、阮弘道、汪广洋、杨宪、李习、陶安,这几个人分领六部,直属于李善长,算是老朱的行政团队。

    张希孟这个右丞兼领学士院,史馆,儒学院,都察院,还有通政院,宝钞司……协助李善长,辅佐政务。

    这个安排其实是很有趣的,由于老朱只是升任吴国公,有些衙门的牌匾需要降格处理,比如史馆其实就是国史馆的意思,儒学院就是国子监的意思,学士院就是翰林院的意思,都察院则是鼓捣出来,暂代御史台之用。

    这样一来,整个体系设定也就很清楚了。

    假如把老朱看做皇帝,那么李善长是文官之首,属于丞相,统领六部,全面负责行政事宜。

    张希孟是副相,他统领翰林院——负责起草圣旨,统领国使馆——负责修史,执掌国子监——负责人才培养,率领御史台——监察百官,掌握通政司——负责文字往来,还额外负责发行货币。

    一言以蔽之,六部之外的事情,全是张希孟负责。

    毫无疑问,正常国家不会这么设定官制的,这是要疯了!

    但是对于一个草台班子来说,就很有智慧了。

    老朱要的还是效率,不可能弄一大堆官员,互相掣肘。

    因此核心的施政权力,必须交给一个行政能力强悍的人,李善长因为丰富的经验,加上这几年的表现,顺利胜出,得到了六部的统御之权。

    可问题是如果因此就以李善长为首,毫无疑问,又会让李善长的权力膨胀过大,不受控制。

    所以老朱这才把除了六部之外的权力,悉数托付给了张希孟,造成了一位超级副相!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恐怖玩偶从漫威开始无限变强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两界:我以武道问长生无限:杀穿电影世界逍遥地仙:开局获得镇元大仙传承西门仙族雾隐锻造师,重铸忍刀流荣光!能看见血条的我纯度极高王婿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