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田产,别无成就的寻常士人而已。

    但很快朱熹就找到了他的路子,走正统进士官,治国平天下不行。

    那咱从治学入手啊,朱熹在县内兴学,随后他又拜入了李侗门下,成了二程理学的正经传人。

    注意,这个身份真的很重要,朱熹虽然没有在学历上拿到顶级,但是在师门选择上,却是捏得死死的。

    而在此后,朱熹越发扬长避短,官场混不好,咱就做学问。从某种程度上讲,朱熹不是天才,但是他很会读书,也很有总结能力。

    他不是苏轼那种,老天爷拿着饭勺子,追着屁股后喂饭的天纵之才。

    但在不断的读书之中,朱熹的学问日渐精深,他开始总结二程之学,推陈出新,著书立说,广开山门,讲学教书,以至于成就一代鸿儒……

    说这些倒不是要给朱熹洗白,张希孟走了白鹿洞书院一趟,也没跟朱熹有什么心灵感应,从此理解朱熹,觉得世人误会了朱熹,错的是无良儒者,并不是朱老夫子……若是这么想了,推而广之,是不是孔老夫子也没有什么错,错的都是门人弟子不好,只要找回孔老夫子的真心原意,就能如何如何……

    别这么天真了,如果这么想,你就被骗了。

    朱熹老夫子可不光会读书,会写书讲学,人家还会做生意……朱熹曾经创立了社仓,说白了,就是仿效王安石的青苗法,他向老百姓借粮米,收取利息。

    朱老夫子先是在常平仓借了六百石米,经过十多年的经营,社仓积粮达到了三千一百石,简直是名利双收啊!

    最有趣的是朱熹总结自己社仓法和青苗法的不同,说一在乡间,一在州府,一由民办,一由官办。

    也就是说,青苗法是朝廷贷给了州县的百姓,而他的社仓法,是由士绅君子人,贷给乡里的百姓。

    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好说,反正朱老夫子给士绅们探索出一条如何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好路子,果然是江南大儒,士绅表率!

    说得再多,朱熹都是一屁股坐在士绅地主这边,而且还苦心孤诣总结了程朱理学,按照张希孟之前的总结,这东西就是个怪胎毒瘤,从根子上,就是有问题的。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理学有问题不假,但是朱熹治学的能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魔罐净世天邪帝尊霸道陆总的心尖妻绯色轨迹玉铭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我是爬山虎,不是真的虎啊!快穿:对象超萌超凶残从神话开始的超脱之旅闪婚后,总裁老公疯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