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的流程呢?

    首先第一步,你要有点钱,还要家人愿意支持你读书,而周围要是有学堂私塾,你就可以进去读书识字了。

    当然了,如果家庭条件好到林妹妹的程度,也可以请个进士到家里单独教你读书。

    而这些学堂啊,私塾啊,族学啊,是民间负责出资的,也可能是富商捐助,宗族出钱,或者老师靠着名声,收取束脩,维持经营。

    所以说入学的第一步,识字这一关,要完全靠自己。

    而就是这一步,就足以过滤掉九成的穷人了。

    当你完成基本的识字读书之后,接下来就要学习更高深的东西,毕竟不论是策论诗词,还是八股文章,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技能,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悟到的,必须有名师指点。

    这就产生了升学的需要。

    而升学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官学,一个是书院。

    官学这套体系很明显,就是自朝廷太学,一直到州府县,各级的官学。

    比如著名的庆历新政,就留下了兴学令,要求生员必须入学三百天以上,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这样一来,弄得官学地位骤然升高,各地学子争相进入官学,一度让民间的书院萧条冷落,几乎关门。

    不过很快书院就找到了起死回生的办法,而且还更进一步,烈火烹油了。

    办法也很简单,就是让朝廷承认,民间办的书院,兼具官学性质,从书院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聪明如你,大约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朝廷可以下令地方建立官学,但是却解决不了教学质量问题,很多地方的官学根本不在乎学生学什么,甚至来不来都无所谓,只要交了钱,就给你个参加科举的资格。

    通常的价目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概的意思就是十五两银子可以有志求学了,三十两可以站着听,四十两才有提问答疑的权力,五十两就能知道上面的意思,六十两就可以舒舒服服,到了七十两,不管干什么,都能顺利毕业。

    一句话,得加钱!

    官学成了这个德行,已经不具备教学能力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四合院:逼我放飞自我是吧这个牧师技能全是百分比异世界魔兽育种指南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人与自然的挽歌我家厕所通异界绝色寡嫂被兄弟出卖,归来已无敌从江湖开始,肝成武道真君霍格沃茨之这个巫师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