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老子辛苦了这么多年,总不能白干活吧!

    ……

    从朱英的嘴里,张希孟才大致弄清楚,最新的俸禄是怎么发的。

    张希孟这个位置很好玩,别人忙得时候,他反而很清闲,就比如他跟李善长谈好,整个方略确定下来,李善长拟定细节,然后上报朱元璋,老朱决定立刻执行。

    整个过程,张希孟只要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能不能符合预期,那要等待真正落实之后的反馈。

    所以在至正十七年的最后两个月,吴国上下都在忙碌……李善长在那里整理各种紧要政务,一条一条,写在竹牌上面,悬挂于中书省。

    随后李善长就在联络各部,向朱元璋介绍情况。

    比如说河工,要修堤坝……首先都察院要派人去探查情况,回来交给中书省,中书省了解情况之后,确定急需要维护的河道。

    接下来李善长就把工部、户部,全都找来,然后去面见老朱,他们君臣几个凑在一起,反复讨论,最后确定方案,再以旨意形式下发,要求地方全力配合,如果人手不够用,还要调动兵卒将士,预算不够,也要追加,这些全都必须上奏朱元璋,由老朱定夺。

    情况显而易见,朱元璋成了整個吴国,最忙碌的那个……在老朱面前,摆着至少有十几项紧急政务。

    新占领土地的均田问题,针对豪强的清理问题,吏治问题,科举问题,教育问题,官职安排,府库钱粮,赈济灾民……除此之外,还有军务,监察,对外等等事项……每一个老朱都要亲力亲为。

    通常情况下,都是他带着李善长,几位尚书或者将领,一起处理。

    包括朱升,贾鲁,都被叫过去了。

    这两位年纪都不小了,贾鲁还时常有病,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幸免,只能咬牙撑着。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是真的会骂人的。

    一旦一项政务推不下去,老朱就会把相关人员都叫过去,哪怕胡子一把,他也毫不留情。而且朱元璋有着恐怖的学习能力,不管是什么事情,他听几次下来,就能把握大概,哪里推不动,是谁私心作祟,是谁阳奉阴违,老朱一清二楚。

    别跟咱讲什么斯文体面,你们敢不听话,眼下咱还只是骂,回头咱懒得骂了,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北境狂龙综影视:卷王带系统上大分穿书之在逃公主带着系统去修仙原神之我是至冬使节穿越七零做娇妻,禁欲兵王轻一点听闺女心声后,社恐妈拎刀杀四方傅总的病弱白月光回国了御兽,我的宠物全是诡异怪谈空间种田:女主靠卖水果提前退休国潮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