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以至于起兵作乱,为祸天下。种种行为,不消多说。”

    “晚生的确见识浅薄,所知不多。若是老前辈能有更高明的见解,那不妨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天下人说出来,让大家伙公断。晚生以为,天下之事,没有不可以言说的。说不出来,那就是其中有隐情,而且还是不那么能拿得上台面的隐情!”

    张希孟一副虚心求教的态度,算是给足了黄溍老头面子。

    但是他讲出的这番道理,却是点名了天人感应之说的一些积极作用。但是既然能更往前走一步,为什么不用民心取代天象呢?

    这样岂不是更加附和儒家仁政爱民的本意?

    在场不乏饱学之士,仅仅是高启等人,也都听得明白,这里面的确值得深究。

    所谓天人感应,其实是有些违背孔夫子主张的,之所以会产生,或许跟人们对上天存在敬畏有关系。

    但是发展了一千多年,尤其是用在朝局上,就变成了君臣之间的博弈工具,也成了朋党互相攻讦的利器。

    这一点在北宋新旧党争上面,简直不要太明显。

    王安石变法的第一句口号,就是天变不足畏。

    而宋朝的士大夫就是喜欢借助天变,逼皇帝下罪己诏,进而推翻对他们不利的法令,这一招屡试不爽。

    黄溍怒视着张希孟,他发现这个年轻人轻声细语,神态平和,却是个顶刁钻古怪,难以对付的。

    他冷哼道:“天子至尊至贵,只有上天可以警示天子,寻常草民,岂能欺天?”

    张希孟一笑,“前辈高见,但不知道前辈可曾翻阅过史书?比如资治通鉴?”还没等老头说话,张希孟直接道:“是晚生糊涂了,老先生肯定熟读经史,比晚生明白多了。我查阅史书的时候,发现几乎每年都有日食记载,最多也就隔一两年而已……如果真如天人感应之说,那岂不是说千年来,所有帝王,就没有一位贤君?个个都是受到了上天警示的昏庸之主?”

    张希孟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真的像他说得这样,日食这么频繁?

    貌似还真是这样,日食作为一个天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两次左右,一个地方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日偏食。当然了,日全食这种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午夜鬼谈至尊NPC一剑吞鸿斗罗:天书化凡爱你是最好的时光2剑帝九灵门主重生后打造一群仙女姐姐星梦修仙传孤女被霸家产险丧命,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