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是一种奢望。

    这几出戏打出名气,必定有无数人效仿,又会满天下巡演,深深刻在一代人的记忆之中……如果不出意外,赵宋的名声是彻底臭了,救不回来的那种。

    在风波恨中,莫须有冤杀岳爷爷,让人怒发冲冠……崖山恨,二十万人殉国固然悲壮,可期间勾心斗角,自取灭亡,更让人牙根痒痒儿的。

    至于正气歌,文丞相竟然被无耻降臣害死,连带着赵宋的士人都被千夫所指。甚至士大夫这个词也会很快会扭曲变化……就犹如卧龙凤雏,群贤毕至……

    按理说,在登基大典这么喜庆的日子,演这些戏,有点破坏氛围,但是吴大头的大脑袋不是白长的,当然了,他身边的狗头军师也挺厉害的,正是罗贯中。

    老罗亲自操刀编剧,譬如说风波恨,最后就落在收拾旧山河上面。

    而崖山恨则是从一个小兵视角,展开了大戏……而这个小兵最后从崖山侥幸逃脱,辗转前往淮西等地定居,而这个小兵,毫无疑问,就是朱元璋的外祖父。

    就是通过这种巧妙的安排,让人们明白,赵宋虽亡,人心不死。

    正是当今天子,才是重整河山的后生之选!

    作为官方代表,吴大头的戏算是完满实现目标,价值一百分!

    至于其他舞台上,更多的是各地的戏曲杂耍……濠州的花鼓戏,徽州的大戏,各种各样的杂耍,戏法,整整热闹了一个晚上,过年的气氛和今天比起来,都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以至于这场登基盛典,被许多人写进笔记当中,哪怕没有影像留下来,也成了后世无数人憧憬的对象。

    比如施耐庵,虽然他被朱元璋吓得不轻,但是再给朋友的信中也不得不承认:千人做歌,万人欢唱。盛况空前,气象如天。

    就在欢天喜地当中,朱元璋渡过了登基的第一天。

    更难得的是,第二天朱元璋一直睡到了下午,才缓缓爬起来,马皇后没在身边,老朱略沉吟,便换好衣服,往后面走去。

    果不其然,马皇后虽然同样一天一夜没睡,却只是略略休息,就来照看几个孩子,朱标也醒了,只是还没从昨夜的疲惫中恢复,显得无精打采的。

    至于其他几个更小的,并没有参加大典,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诡道之外婚外燃情请神官纪元的黎明老千之纵横四海透骨主母日常大道神主悍卒斩天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