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子,准是在书房,他又往里面走了几步,果不其然,江楠提着笔,手边摆着一个算盘。

    正在看着账册,另外还有几份张希孟撰写的公文,主要是牵涉到均田事项的。

    真勤奋啊!

    张希孟微微咳嗽,江楠急忙放下毛笔,回头一看,见张希孟回来,忙起身过来,仔细打量一下,见他酒气不重,这才长出口气。

    “那些宾客呢?可都应付妥当?”

    “嗯!主公最先走的,汪广洋已经把那些商贾带走,去谈债券的事了。剩下的诸将,有朱英他们应付,我算是抽身出来了。”

    江楠点头,松了口气道:“那……那相公可是打算休息了?”

    张希孟微微一笑,“时间还早,我就是怕你孤单无趣,这才过来的。”

    江楠轻笑道:“也谈不上什么孤单不孤单的,我本来也是天天看这些东西……对了,我还有些不懂的地方,能不能请教相公?”

    张希孟微微尴尬,可夫人问了,也不能不应,只能说道:“夫人有什么不明白的?我现在就给你解释。”

    张希孟拉过一张椅子,跟江楠并肩而坐……夫妻两个还真讨论了起来。

    江楠看不懂的是张希孟弄得一张价目表,上面标注着耕牛、农具、种子、砖瓦等等项目,但是无一例外,后面用的都是稻谷计价。

    比如一头犍牛二十石稻谷,一把铁锹两石稻谷等等。

    “咱们不都用了宝钞,怎么还要拿稻谷计价啊?”

    张希孟见她问这个,就笑道:“你啊,还是过来晚了,不太知道我当初弄粮食银行的事情。你别看拿稻谷计价,弄得很繁琐。但是纵然有千般不好,有一点却是实打实的。百姓懂这个,能接受,这比什么都重要。”

    张希孟笑着跟夫人讲解……千百年来,百姓从自身出发,养成的极端保守的性格,让他们本能排斥任何新鲜东西。

    元朝的宝钞已经臭不可闻,大明继续沿用。难度很大。

    淮西和东南是靠着多年积累,取得信任,才算勉强推了下去。

    放在中原,如果简单复制经验,直接推行宝钞,非出事不可。也不符合张希孟事缓则圆的传统。

    因此他把粮食银行的经验又捡了起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之齐天皇后都市最强武帝神豪:征服极品女神捉鬼龙王穿越修仙,人均异能又如何?怕我出家,下山后顾总拉着我结婚霸魂管仲失忆后,我爱上了前男友仙路漫漫之成仙午夜鬼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