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这一方面是为了让皇帝能了解各地情况,以免折子上说不清楚。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武将常年领兵在外,不受朝廷管束,时间长了滋生野心,引发祸端。
    通常情况下,武将述职三年一次,有时候也会一年一次,全看皇帝的心情。
    除非是打仗的特殊时期,否则这种回京述职的规矩,哪怕是君长渊都不能违抗。
    半年前,天盛帝召他回京就是以述职的名义,原本只会留在京中一个月就要返回北境,结果君长渊遇刺受伤中毒,这才拖延至今。
    除此之外,在武将述职这件事上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皇帝对这个武将不放心,三年一次的述职,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武将调离原来的军队,换去其他地方,以防止武将在军中圈养亲信,势力壮大。
    但这仅仅只限于寻常武将。
    对于镇南侯这种已经封侯的将领,明显就不适用了。
    燕家历代坐镇南方,军功无数从未犯错,又有大长公主在背后,于情于理,天盛帝都不可能随便把燕家人调到其他地方,以免朝中非议。
    但燕家一直执掌南地,又有重兵权在手,几乎和封地诸侯没两样。
    他们还不是皇族中人,只是外臣。
    天盛帝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放心。
    所以,就借着三年一次述职的机会,天盛帝将自己的心腹,魏宗和魏成两位将军派去了南地,接替镇南侯临时坐镇。
    而镇南侯本人,则以多年领兵辛苦为由,留在京中休养。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
    这三年时间,镇南军真正的统领其实是天盛帝的两位心腹,而镇南侯本人一直身在京中,只有燕家几位少公子有军职在身,时常会来往京城和边境。
    因此,镇南侯说他并不知道军中的情况,理由勉强也说得过去。
    正好如今已是年底。
    三年述职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天盛帝本来还盘算着,魏宗、魏成两人在镇南军中一切太平,南地边关也十分平稳。
    若是并无大错,下一个三年可以让他们继续留在镇南军,逐步瓦解掉燕家对镇南军的掌控,将二十万兵权收回来。
    结果,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施展,镇南军勾结土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全能ACE,我在选秀节目杀疯了女帝与首辅的二三事魔尊永生:续写婚隐盗墓:小哥他们来做客!穷逼青年原地成神大端王朝网游:虫族天灾戏说大清公主奇诡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