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第241章239【团练】
    赵瀚微笑看向张秉文:“你要考试?”
    张秉文拱手说道:“四书五经就不必考了,小学与中学内容太过简单,跟当年考秀才没什么区别。请总镇出题,考《大同集》、《数学》和《几何》?”
    “不必考了,我相信你。一个布政使,还不至于说这种谎话。”赵瀚说道。
    张秉文再次拱手:“多谢总镇信任!”
    赵瀚突然问道:“你对天下大势怎看?”
    张秉文立即打起精神,这才是真正的考试:“大明国库空虚,吏治败坏,兼并严重,早已积弊难返。西北流寇,奔走不休,无法停下来安定发展,不过是大股的马匪而已。什么时候,流寇能把官兵打得到处跑,这些流寇才能设官建制,才有争夺天下的本钱。辽东鞑贼,异族耳。但就此时而言,鞑子已经创建制度,一旦大明朝廷崩溃,比流寇更有机会争天下。至于江西,不须我再复述。”
    赵瀚非常满意,又问:“可知接下来我如何发展?”
    张秉文说道:“南直隶,天下菁华之地。可从广信府东出,先占浙江。再乘水师顺长江而下,水陆夹击,必克南京、太平、镇江诸城。如此,江南定矣,半壁江山唾手可得。”
    “那我今年该打浙江?”赵瀚笑道。
    “非也,”张秉文说道,“以总镇之性情才智,必先下湘南,再下广东、福建。”
    赵瀚愈发满意,问道:“为何如此?”
    张秉文分析道:“江南若失,大明速亡。鞑子必然破关,建制称帝之鞑子,将迅速占领河北。未经建制的流寇,绝对不是鞑子的对手。而在此之前,只要总镇敢动南直、浙江,大明朝廷肯定不顾一切,尽遣北方六省之军,全力与江西进行决战。那时的局势,就变成总镇独自应付朝廷大军,流寇和鞑子反而坐收渔翁之利。何其不智也?”
    “那我为何先下湘南?”赵瀚问道。
    张秉文说:“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天下粮仓也。值此乱世,粮食最重,谁能让百姓吃饱,谁就能问鼎天下。”
    明代中前期,大明的主要产粮地是江南,准确的说是长江下游和太湖周边区域。
    但从明代中期开始,这些地方人口不断繁衍,而且又大量改种经济作物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强行契约!不服?你命由我不由天亏成首富从工业大摸底开始修真庄园主邪王嗜宠:鬼医狂妃邪王嗜宠鬼医狂妃邪王嗜宠:神医狂妃法力无边高大仙末世来临:我做什么都很合理吧?武术巅峰:我在都市练武成神官道青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