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第460章458【认怂的钱谦益】
    数十官员坐在堂中,等待赵瀚删减名单。
    忽然,赵瀚抬头问道:“这胡瑗是谁?有何功绩?”
    王调鼎拱手回答:“陛下,胡瑗乃宋初三先生之一,提倡学问应当明体达用,曾开宋代理学之先声。”
    那就是朱熹的拓荒前辈了,赵瀚顺手将其从名单上划掉。
    理学的构建者们,选一个朱熹便已足够。这个胡瑗划掉,二程也全划掉,周敦颐什么的……好吧,周敦颐可以保留,毕竟这位是理学鼻祖,《太极图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说塑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
    张载也可以入选,赵瀚很喜欢横渠四句。
    在立言方面,宋代的理学家们,赵瀚只保留周敦颐、张载和朱熹。
    至于心学方向,陆九渊、陈白沙、湛若水、王艮这些全部划掉,赵瀚只允许保留王阳明一人。
    继续审视名单,赵瀚蓦地又问:“罗钦顺是谁?”
    李邦华说道:“江西泰和人,江右大儒,理学宗师,正嘉年间与阳明公齐名。”
    在心学最盛之时,与王阳明齐名的理学大师?
    而且还籍贯泰和县,那也是赵瀚的早期地盘。恐怕眼前的中枢大臣们,有很多都是罗钦顺的徒子徒孙,甚至李邦华都有可能传承罗钦顺的学说。
    这位还真不好直接划掉!
    赵瀚只得问道:“罗钦顺的学问,都讲了些什么?”
    李邦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阐述道:“自嘉靖至崇祯年间,真正明理之大儒,多采纳整庵公(罗钦顺)的学说。”
    赵瀚立即就明白了,罗钦顺这个人很重要。
    理学方面,宋代朱熹,明代罗钦顺。
    心学方面,宋代陆九渊,明代王阳明。
    赵瀚又问道:“罗王二人,可曾有过交流?”
    李邦华回答:“两位先生时常通信,争论心学与理学。只是学术之争,并未有过交恶,甚至是惺惺相惜。”
    罗钦顺、王阳明两人,年轻时都笃信佛学,中年又都厌弃佛学。一个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一个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一直在跟罗钦顺通信交流,彼此都想说服对方,但彼此又都没有成功。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烛龙以左李氏道族恋战星梦十级文明重生后我登临巅峰,全家哭着后悔修炼技术哪家强,师妹阴暗爬行强[名柯]危险又迷人的反叛角色问道三千,人归何处农家悍哥儿,嫁了个哑巴糙汉地底奇遇,我的修为全靠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