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略。
    这番话的言外之意,也十分清楚,如果你们没有这样的才能,又有什么理由阻挡自己呢?
    别看刘隅年纪轻轻,在这一刻所表现的震慑力,足以让众人胆寒。
    刘隅站起身来,继续淡淡说道:“求贤令,为国求贤,自古早有先例。”
    “昔年秦孝公为了秦国强盛,发布求贤令,使得商鞅前去投奔,终于一扫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为秦扫灭六合,奠定了基础。”
    “燕昭王为了求贤。筑起黄金台,重振燕国雄风,差一点,就把齐国,全部吞灭。诸位都是饱读史书之人,这两个例子,想必都了解吧?”
    刘隅语气虽然平和,可说出的话有理有据,让人一时难于反驳。
    沉默半晌后,马日磾行礼说道:“皇叔励精图治,让我等佩服,可察举之法,已经过了几百年,早已经深入大汉骨髓,贸然变更,恐怕会让大汉伤筋动骨,适得其反。”
    马日磾的话,刘隅又何尝不知道,世家大家底蕴深厚,绝不是推举几个人才,就能让他们退出历史舞台的。
    想要破除世家大族的影响,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他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天时,等地利,等人和,这三点如果不能齐备,想要把世家大族拉下马,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太傅所言极是,求贤令,求的不过是荒野疑贤,这种人,不会太多,主体官员的补进,还是要以察举为主。”
    刘隅这番话一出口,众人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放松的几分。
    只要察举制总体不变,众人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保证。至于以求贤进来的人,虽然会分一杯羹,但毕竟也是少数,众人对于分走的这一部分空缺,虽然无奈,却也只能勉强接受。
    谁知刘隅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众人萎靡的精神,瞬间兴奋起来。
    “如今大汉遭受董卓之乱,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今年举荐上来的人数,要比平时多上几分,具体人数,吏部要拿出一个条例,要让那些世家的优秀子弟,都能为大汉效力。”
    大汉举孝廉的人数,从汉和帝开始,就有着严格的限制。举孝廉的人数与郡上的人数,还有很大的关系。
    二十万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青云路东京:我不可能攻略问题美少女宦海通途江海不渡夫人死后,顾总一夜白头从被温格改造踢边后卫开始得分第一蜀锦人家萌娘武侠世界开局被偶像歌手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