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火药的使用在中国历史悠久,有资料证明,在东汉就有方术道士通过炼丹研制出过火药,不过当时火药的主要用途为助燃,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军事用途。
    火药到了两宋才发现他的军事用途,南宋更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身管武器突火枪,不过这种武器使用毛竹做的,和后世那种大号呲花差不多,不怼到脸上发射基本上没什么威力。
    元朝末年,因为各路起义军都盘踞在江南湖广一带,马匹稀少不能组建成建制的骑兵,为了对付数十万的元朝骑兵,各路起义军都大力发展火器,这期间出现了铜制火门枪。湖广一带的大军阀陈友谅,更是把火炮搬到了军舰上,对长江下游的朱元璋威胁很大。
    朱元璋为了对抗各方势力,组建了纯火器部队火器营,这也是开创了世界先河,除了这些明朝的杰出将领沐英,还第一次提出了三段击战术,在当时火枪无法连续射击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弥补了火枪射击速度慢的缺点。
    其实一直到明末,中国的火器技术一直不弱于西方,虽然中国在火器发展上走过一些弯路,但在一些杰出武器制造家的研制下,与西方的差距并没有拉开。这在万历年间明朝仿制英国十八磅舰炮上就能看出来,广东的地方官员将沉船舰炮打捞出来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仿制出威力差不多的东西,连欧洲舰炮上简单的观瞄系统都可以一并仿制,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在冶金、制作工艺、军事技术等方面并不落后。
    赵志宽没想到赵恒这么早就要实现火器化,他皱眉说道:“赵恒,我知道这次你打的不容易,但现在制造火枪困难很多,最起码这个膛线就加工不了!”
    赵恒知道自己爷爷不是军事爱好者,以为所有枪支都是有膛线的,赵恒赶紧解释道:“爷爷,膛线不好加工那就先弄滑膛枪,设计图我都画好了,您看看!”
    赵恒赶紧将自己画的滑膛枪草图拿了出来,交给赵志宽观看,赵恒弄得这份草图虽然没有专业的精准,但长度尺寸都有,也算能看得明白。
    赵恒画的这柄滑膛枪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褐贝斯滑膛枪,褐贝斯虽然在精度上没有法国的1777年式滑膛枪好,但因为设计简单、加工容易,各种材料都可以就地取材,所以深受英国殖民地军队欢迎,也就成了在来复枪出现前产量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开局爬上凤床,我家狗都是仙帝境王府甜宠日常独路不孤独快穿:是的,我和男主有很多孩子小马宝莉:是!公主!我在保护地球华娱90年代,我的时代错惹腹黑千金后顾总缠恋不休我爹哪去了那棵大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