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宋献策与李岩议明朝取士之弊
    宋献策呈上奏疏后,走出朝堂,与李岩一同散步前行。恰好遇见两位僧人,他们设立祭台,供奉崇祯皇帝的灵位,旁边还有僧人诵经礼忏。这时,一位明朝降臣身穿华丽的官服,骑着马,由侍从引导而过,竟然没有表现出丝毫悲痛之情。李岩说:“为什么这些官员还不如和尚呢?”宋献策回答:“这种官员原本就是低贱之物,不是和尚的品质能超越他们的。”李岩又说:“明朝选拔官员,先要通过乡试,再会试,最后是廷试,还要经过观政候选,可以说是考核极其严格。但是为何国家有难时,愿意报效的人却如此之少?”宋献策说:“明朝的国政失误之处就在于过于重视科举,朝廷给予中举者高官厚禄,一旦君主遭遇危险,这些人都只想着自保。那些新晋官员会说,我这顶乌纱帽得来不易,二十年寒窗苦读才换来了这个职位,怎能一事无成?而那些位居高位的官员也会说,我官居极品也不易,二十年仕途谨慎,才达到这个地位,而且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改变局面,我即使独自赴死也无济于事。这两种人,都认为功名都是自己努力所得,所以对朝廷毫无感激之情,也就不足为奇他们会抛弃旧主、投靠新主,对国家之事漠不关心。由此可见,如此用人,非但没有彰显朝廷对士人的恩德,却还想要求他们报效,岂不是愚蠢至极!其中更有权势之家凭借关系而晋升的人,他们养成傲慢、贪婪的习性,不懂孝悌,又怎能忠义?还有富豪家族通过贿赂而晋升的人,他们花费大量钱财,只想从中牟利,未曾研习文章,又怎能懂得忠义?这就是近年来朝廷选官的一大弊端。如果当权者能够纠正这些弊端,回归正确的治国之道,那么朝中就没有侥幸上位之徒,民间也不会有被遗漏的贤才。”
    李岩说:“刚才看见僧人敬礼旧主,足以看出他们良知未泯,那么佛教也应该值得推崇。”宋献策反驳道:“佛家本是西竺的外来产物,是一种异端邪说,充斥着欺骗和虚妄,不仅愚夫俗子为其所迷惑,就连学士、大夫也尊崇其教,纷纷学习。偶尔有人悲愤至极,就会剃度出家以逃避是非;遇到患难,就遁入空门忘记君父。原本庄严神圣的丛林宝刹之地,却成了藏匿奸佞、包庇叛逆的巢穴。君主无法得到臣子的忠诚,父亲无法得到儿子的孝顺,以平民的身份对抗王侯,以异端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八零小军妻闪婚财阀大佬:大叔宠坏小娇妻饭后来点小故事李丽南来北往:开局一狱警四合院:别劝了,在劝我就无敌了重生八十年代晓晓的学霸路光阴之外何须浅红深碧色全网黑后,顶流哥哥带我种地翻红